作家
登录

传统企业存储厮杀过后,昨天的战场留下什么值得回忆?

作者: 来源: 2017-12-06 10:55:04 阅读 我要评论


架构演变贯穿存储成长过程,存储来源竽暌冠高端,那就大年夜存储多控架构开端回想,最早的多控制器存储其产品名为HDS通用存储平台(Universal Storage Platform即USP/USP V)。大年夜汗青信息上可以看到,HDS在2000推出全交换架构后,EMC在3年后也推出了直连矩阵架构存储DMX。

这就是汗青有名的存储三层架构,即前端、Cache和后端,架构紧耦合靠得住性独尊的优良多控存储架构。下面就大年夜DMX入陈述一嗣魅这个架构的重要特点。

对每个VMAX控制器而言,对于本地的全局内存和远端的全局内存(即其它控制上的全局内存),其拜访接口沿袭DMX技巧,由底层实现本地与远端的分别处理(远端拜访则经由过程RapidIO通道进行跨控拜访),降低了控制器拜访全局内存的冲突。

DMX的Front-endDirector (FED)、Global Memory Director (GMD)、Back-end Director (BED)全互连、全共享,不须要交换机组件(因为HDS已经用了)。DMX自负年夜2003年出生最终成长到第四代DMX-4,在DMX架构中,每个Global Memory Director均与体系中所有FED、BED直接相连,可被其直接拜访。是以体系中所有内存均为全局Cache。

多个Director拜访共享内存实际上是易造成冲突的;前后端基于大年夜背板相连,也就培养了对FED、BED、GMD的Scale Out数量有限,无法进一步增长。任何技巧的成长都具有汗青和技巧的局限性,但回想起来,在当时前提下可以或许设计出如许的产品,确切值得后人钦佩。我们经常会抱怨,产品架构设计的不好,不易技巧演进和扩大,最终导致产品版本浩瀚,架构无法归一,无法演进,但假如能冲出汗青局限性,当初产品会那么设计吗?其实架构师也不轻易,做过就知道,以前如斯,将来亦如斯。

前端处理单位(FED)、后端处理单位(BED)、控制处理单位(VSD)、Cache单位(DCA)在框内全冗余,且经由过程交换单位(GSW)实现全互联(Hi-Star Network),框间亦经由过程GSW实现互联。HDS-VSP支撑两个控制框(ControlChassis)经由过程每个GSW预留的4个端口进行互联,大年夜物理组网上看,VSP的各个组件(FED、BED、DCA)是做到了全局共享(指跨控制框的共享)的。

演进再持续,VMAX惹人了引擎的概念,每个引擎含两个控制器,每个控制器琅绫擎集成了FE、BE与内存(Global Memory最高128GB),控制器之间经由过程RapidIO交换机MIBE(Matrix Interface Board Enclosure)实现高速互连。Scale-out才能获得了极大年夜加强(8引擎16控)。

VMAX每个控制器上的内存分为全局内存(Global Memory)、临时中转内存(Store and Forward)和控制内存(Control Store)。

全局内存用来保存全局的数据,如用户数据、全局变量等。

开辟者大年夜赛路演 | 12月16日,技巧立异,北京不见不散

临时中转内存用于缓存控制器与主机或后端硬盘交换的数据,起中转隔离感化,全局内存不直接跟主机或硬盘交互数据。

控制内存用于存储控制器上的私有信息,例如软件包等。

VMAX松散耦合的Virtual Matrix Architecture (最新VMAX产品架构有更新,但变更不大年夜),将来本来DMX的FED、BED、GMD上的CPU全部集中到控制器上,VMAX后端与磁盘框的连接是双控共享,一个磁盘框的两个端口分别与同一个引擎两个控制器的BED相连,扩大性明显加强了。

全部多控存储架构演进可以归纳如下,至于单控松耦合架构,今朝在分布式Share Nothing架构中也采取比较多,重要用于安闲量和易扩大的场景,然则VIX是一个比较有趣的产品,扩大性控制在15节点以内,在ServeSAN、全闪存和高端产品场景都经常碰到,大年夜家可以自行分析下。

架构在演进,HDS于2010岁尾将对其高端存储架构进行了进级(成长到第5代),称为Hi-Star全交换收集。响应的,推出了虚拟化存储平台(Virtual Storage Platform即VSP)。VSP较好的支撑了Scale-out才能,即两个控制框(Control Chassis)互连成为一套存储体系,基于交换机和大年夜背板的全互连架构,这个架构直到今天也在沿用(最新VSP架构有更新,但变更不大年夜),被称为靠得住性最高的体系之一。

还有个传奇的产品就是DS8000系列产品,如今已经更新到DS8888,固然为传统双机架构,但战斗力不容小觑,核心症毕营业场景下,经常看到他的身影。应用两台小型机的强大年夜才能,实现了其它厂家的多控高端存储才能实现的高靠得住与高机能。

关于传统存储的成长史,早期已有人做过大年夜量分析和总结。私有云、存储办事化、智能运维这些字眼吸引着大年夜众眼球,那今天为什么还要旧话重提呢?一个时代眼看就要离我们而去,往日的光辉照亮眼下进步的偏向,传统硬件存储盒子仍然有很多器械值得我们咀嚼和回想。

产品都是被需求给逼出来的,高端存储平平易近化后,不合需求跟着而来,存储产品也被厂商们分为入门级、低端、中端、高端几个档位。但对于什么样的存储产品是高端、中端和低端,业界并没有一致的定义。存储的神奇之处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家都有本身的定义和懂得,包含如今大年夜家开口就谈的SDS技巧,也没有同一标准,谁引领市场谁说了算。不像IP或收集、通信协定都有标准组织定义标准规范让大年夜家遵守,车同轨、书同文。


  推荐阅读

  三份研究报告,聚焦AI的三大主要话题

开辟者大年夜赛路演 | 12月16日,技巧立异,北京不见不散跟着人工智能技巧出现出势弗成挡的成长之势,环绕 AI 进行的相干研究数量也越来越多。本文作者 Steve Lohr 认为这些研究其实都集中在>>>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传统企业存储厮杀过后,昨天的战场留下什么值得回忆?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sqh/39508.html

关键词: 探索发现

乐购科技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删除或按规定办理。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欢迎各类媒体与乐购科技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网友点评
自媒体专栏

评论

热度

精彩导读
栏目ID=71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