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力 画
近年来,手机业务的“副产品”增值业务层出不穷。日前,记者从市消协了解到,运营商对增值业务和短信息业务的种种不规范经营行为已成为消费者申诉的热点,其中隐含的各种消费陷阱也在不断翻新。
问题一:
“有望中奖”让陷阱更隐蔽
“试手气!回复"T"即可抢取50元、100元等话费,还有索尼数码相机等你来赢取”、“幸运砸蛋好礼送不停,回复"Y"砸中银蛋即得50元话费,信息费0.5元/次;回"T"砸中铜蛋即得30元话费,信息费0.1元/次”……不少消费者向记者反映,最近,经常收到类似短信。
“一按到底闯关题(有趣数学题):两数字相加是9,相减是3,相乘是多少?a、18;b、11。回字母答题即有机会获得100元话费。信息费0.1元/条。”日前,记者在市民王小姐的手机“短信收件箱”里看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息。
“我当时觉得这题挺有意思,而且参与答题还能得话费,于是就回了一条。”王小姐说,但没想到,对方紧接着又发来了另外一道文学类问题。“这些题看起来有趣,实际上都很简单。就这样,我连续答了四五道题,可对方的问题似乎源源不断。最后我发现,他们在短信中说的是"有机会获得",也就是说,还要参与抽奖,只有抽到了才能得到话费。可是,真的有人能中奖吗?”
“这个很难说,不排除有些短信公司借虚假中奖,以此套取短信费的行为。”针对王小姐遇到的问题,工商部门有关执法人员分析说,该类短信陷阱设置得更加隐蔽,执法部门查处起来也比较困难。
问题二:
“往期话费无法查询”导致索赔难
“真可气...
推荐阅读
不要盲信卖家信用评价春节快到了,乌市市民金铃打算给儿子网购一些零食,经过一番筛选她最终选定了一家“双皇冠”网店。网店上的食品照片拍得很诱人,价格也比超市的低很多,金铃没多想就给儿子买了巧克力、威化饼等>>>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手机业务“副产品”层出不穷 隐含“消费陷阱” (1)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sqh/21239.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