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发现,信息获取与发布更加便捷,时空距离也“缩”得更短。值得警惕的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双刃剑”特性正显露出来,智能手机安全隐患、微博虚假广告、微信犯罪等问题也走入你我的生活。
具备丰富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正在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处理终端。专家表示,目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被国外厂商垄断,应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不断强化移动信息的保护工作。
系统垄断之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记者在一部智能手机上看到,这部手机安装了“QQ互联网浏览器”“office办公系统”“MSN聊天软件”等30余个软件,功能的丰富性堪比电脑。该智能手机的使用者高凡倩是一名银行工作者,她告诉记者,在路上她会利用手机聊天软件和朋友聊天,也会通过手机浏览器上网,旅途中还会利用手机浏览一些文件。如果屏幕再大些,运行再快些,她这部手机基本就是一台电脑了,智能手机的优势显而易见。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国外手机操作系统在我国智能手机中的占比已经超过90%。其中,美国谷歌公司的安卓系统(Android)占比最高,达到63.1%;芬兰诺基亚公司的塞班系统(Symbian)占比19.9%;美国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ios)占比11.7%。
移动安全服...
推荐阅读
本报讯 最近,哪些消费领域要更小心应对?第三季度的消费投诉统计数据在说话。36.1% 手机投诉增加水货手机投诉无疑是三季度最令人瞩目的单项商品纠纷。数据显示,家用电器类投诉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6%,“贡献”主要来>>>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揭秘智能手机的安全隐患(1)_法眼观察_光明网(图)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sqh/13669.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