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登录

路由基础知识:路由选择协议的全面介绍

作者: 来源: 2012-06-25 01:39:42 阅读 我要评论

随着我国路由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路由选择协议的不断完善,这里我们主要讲解了路由选择协议的全面介绍,路由器就是互联网中的中转站,网络中的数据包通过路由器转发到目的网络。在路由器的内部都有一个路由表,这个路由表中包含有该路由掌握的目的网络地址以及通过此路由器到达这些网络的最佳路径,如某个接口或下一跳的地址,正是由于路由表的存在,路由器可以依据它进行转发。

当路由器从某个接口中收到一个数据包时,路由器查看数据包中的目的网络地址,如果发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不在接口所在的子网中,路由器查看自己的路由表,找到数据包的目的网络所对应的接口,并从相应的接口转发出去。上述只是路由过程的简单描述,但却是最基本的路由原理。

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明确的被配置和填入路由表中的路由,通常由管理员手工添加。在路由选择上静态路由比动态路由选择协议优先。
默认路由:指的是路由表中未直接列出目标网络的路由选择项,它用于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指示数据帧下一跳的方向.
动态路由:通过路由选择协议搜集网络信息,能自动适应网络拓扑结构或者流量变化。

什么是路由选择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通过提供共享路由选择信息的机制来支持被动路由选择协议。路由选择协议消息在路由器之间传送。路由选择协议允许路由器与其他路由器通信来修改和维护路由选择表,如RIP。被动路由选择协议:是任何在网络层地址中提供了足够信息的网络协议,该网络协议允许将数据包从一个主机转发到以地址方案为基础的另一个主机,如IP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的作用:

维护路由信息,建立路由表,决定最佳路径。

路由选择协议的分类:

内部网关协议(IGP)与外部网关协议(EGP)。
外部网关协议:用于在自治系统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互联网络协议,如BGP。
内部网关协议:在自主系统中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路由选择协议,常用的因特网内部网关协议有IGRP、OSPR、RIP。
自治系统:在同一公共路由选择策略和公共管理下的网络集合,如一个ISP的网络。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与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采用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它确定到网络中任一连路的方向(向量)与距离,如RIP、IGRP等。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为路由计算而重新生成整个网络的准备拓扑,如OSPF、IS-IS等。


  推荐阅读

  常见型号腾达路由器ip列表

如何选择一种腾达路由器ip初始是很多朋友关注的问题,应该怎么去衡量一款路由器的性能,有哪些值得大家注意的参数呢?除了看路由器的具体性能,还应该了解自己的需求,还有腾达路由器ip的常用初始密码。关于各种型号>>>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路由基础知识:路由选择协议的全面介绍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uyou/8461.html

关键词: 探索发现

乐购科技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删除或按规定办理。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欢迎各类媒体与乐购科技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网友点评
自媒体专栏

评论

热度

精彩导读
栏目ID=71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