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登录

详细探讨路由器设备的发展现状

作者: 来源: 2012-06-25 00:43:52 阅读 我要评论

就目前的路由器设备发展而言,其需要跟多的高速接口来构造宽带骨干网,同时技术也需要改进。由于近年来IP网络的广泛使用以及上述网络与业务的新需求,路由器设备设备有了新的进展。

1.接口趋向高速化

在设计之初,路由器设备设备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适配高速的局域网与低速的广域网。当时路由器设备端口相对昂贵,局域网使用交换机或者网桥组网,只有需要连接到广域网时才进行路由器设置。因此路由器设备接口通常是局域网的10/100以太网、FDDI、令牌环以及广域网N×64、2M的X.25接口、DDN、帧中继接口等。

随着技术的进展,路由器设备成为IP网/互联网的核心设备。路由器设备需要越来越高速的接口来构造宽带骨干网。近年来路由器设备的局域网接口从10/100M以太网接口发展到千兆以太网接口,当前已出现10G以太网接口。广域网接口从N×64k到2M,当前可选接口有155M接口、2.5G接口以及10G接口。千兆以太网以及10G以太网也走出局域网范围,可以在城域网范围使用。

总体来看,2004年度接口高速化的主要体现是10GPOS接口和10G以太网接口的广泛商用。当前40G接口尚不多见,只有思科声称支持。在2005年度,多数厂家主要努力方向是增加10G端口密度,实现单接口卡4个10G端口,单机64个10G端口。

2.交换能力趋向海量化

路由器设备是一个分组转发设备。交换能力可以是每秒交换多少个分组,也可以是接口吞吐量折算成bit/s。为方便起见,这里采用实际接口吞吐量总和折算成等效背板交换能力来衡量路由器设备容量。

最初路由器设备的实现是基于总线交换分组,交换能力通常很小。一般等效背板交换能力从几百兆到几个吉(G)的bit/s。随着技术的进展,又出现了基于交叉矩阵、共享内存实现的路由器设备。代表产品主要是思科的12000系列G比特路由器设备,一般等效背板交换能力为160G、320G或者640G。2004年度路由器设备容量增长主要体现于T比特路由器设备的出现。当前由于10G端口密度较小,40G端口基本没有商用,单机真正能实现T比特交换容量的设备很少。大多数厂家都在向集群实现T比特交换能力的方向努力。

总体来看,T比特交换能力设备的实现主要还是作为厂家技术能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在运营商看来,T比特交换能力的需求还没有真正出现。因此当前设备容量越来越大,T比特或者几十T集群的设备只能是在未来宽带应用真正广泛应用后才有应用需求。
 


  推荐阅读

  用软件方法实现水星路由器升级

接下来用软件方法实现水星路由器升级,对于水星路由器升级的方法,网络上不少。针对于不同型号的路由器,我们做了一个相关问题的问答专题,希望能够囊括网友在使用水星路由器升级的所有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补充。首先>>>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详细探讨路由器设备的发展现状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uyou/8443.html

关键词: 探索发现

乐购科技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删除或按规定办理。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欢迎各类媒体与乐购科技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网友点评
自媒体专栏

评论

热度

精彩导读
栏目ID=71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