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声明一下,这是我个人的笔记本维修经验,可能不适合大众,大家效仿需谨慎!!!
本周一在家上网浏览网页,突然屏幕花了一下,然后就死机了,强制关机然后电脑出现自动重启现象。连BIOS页面都没进去就重启,这在接触电脑生涯里面,貌似第一次出现,完全把我给弄懵了,还以为主板,CPU或者硬盘烧坏了。
周二忧心了一天,准备晚上送售后服务中心检修。回家掏出保修卡一看,电脑已经超过保修期三个月了。掐指一算,这台电脑已经用了三年又四个月了,莫非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再次打开电脑,居然进入了系统了。自检花了太根二到三分钟,然后登陆进系统,打开QQ网页,一切正常。心道可能昨天是意外吧,于是继续浏览新闻,结果视频看了没到半分钟,花屏接着死机,然后自动重启。怀疑电脑过热导致的自动保护所致,但没法确认所以郁闷,洗澡后埋头睡觉。
周三上经济法课,并且下着雨又刮着风,心理很是郁闷。回家后打开电脑,与预料的一样,可以进入系统。直接按ESC键跳过自检,然后给360安装硬件大师扫描硬件温度,一看CPU温度49度且温度持续上升,大概到了60度左右直接死机。于是将附属设备全部拨掉,只留适配器与键盘,然后加个USB风扇在后面吹。待电脑冷却后再次进入系统,上网查证CPU工作温度正常范围,居然查出70度以下都属正常,唯有与室温相差不要超出30度还比较可信。因害怕再次死机,加之时间已晚,故关机直接睡觉,打算明天拆机。
周四上英语课,整天在考虑是送售后修还是自己拆,用手机上网查拆机图,没看见有提示的,一些不懂行的菜鸟尽叫拿售后或者电脑城维修。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自己拆机http://gzlxkj.d17.cc/。电脑型号,神舟Q1400.
第一步:将笔记本电池拨掉,并将硬盘,光驱,内存全部拆掉。内存直接拆了盖子上三颗螺丝,然后拨掉即可。硬盘拆掉盖子后还得右上角与左下角的两颗固定螺丝,然后平行往上推出再翻出来。方向针对下图而言。光驱一定得拆掉硬盘后才能拆,它的固定螺丝与硬盘左下角的固定螺丝挨在一起,貌似只有一颗。
第二步,将笔记本上看得见的螺丝孔里面的螺丝全部拆掉。硬盘处与电池处的黑色挡板处同样有螺丝哦,记得拆掉。另键盘下面好像有颗螺丝会与主板螺到一起,不知道会不会螺到底盖。因为我的电脑之前被雷击坏过网卡,找朋友修过一次,所以这颗螺丝是没安装的,(反正键盘是卡上去了,留着好像只有防拆作用)第三步,拆转轴处的两颗螺丝,这两颗螺丝比较隐蔽,因为螺丝孔上面有粘了一个黑色的圆片挡着,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了。图中白色处就是螺丝孔。
第四步,拆机壳。神舟的电脑,机壳比较难拆,光用蛮力很容易将卡槽弄坏。大概数了一下,整个机壳有二十几处卡槽吧。首先直接用手从光驱口将底座掰开,然后用小起子从开缝处慢慢的翘,基本上不拆到转轴部分都会很顺利。拆到转轴部分就会有点难拆了,因为USB,RJ45,音频,视频及SD卡接口都在这块,本身底座壳就与之是抵着的。所以不要再从之前的方向来拆,先把笔记本后面的有接口的这一边慢慢翘起来,整个背后一线翘松动后,再拆两边卡着的部分就比较容易了(是相对容易,如果实在不会就强拆吧,挺多断两根卡槽而已)底座拆完后,附图如下。
第五步,拆风扇。拆了底座后,一看风扇,散热孔基本上都被灰尘给堵住了,这样子CPU温度不高才怪。整个风扇也脏兮兮的,看来得拆下除下尘了。本想将导热管与导风槽先拆掉,再拆风扇。可试了一下,发现导热管与CPU及北桥粘得挺紧的,我手头上又没备散热膏,所以决定直接拆风扇。风扇还是挺容易拆的,直接将上面的四颗螺丝拆掉,至此风扇的铁盖就拆掉了。
然后将右下角的固定螺丝拆掉,接着拆掉左上角的定位柱。(这个有点小麻烦,因为它是个六边形的柱状螺丝,没专业螺丝刀就直接上虎口钳吧,或者尖嘴钳也行)然后将风扇线从主板插槽上拨出来,揭起粘风扇线的黑胶布,把风扇线就导热管下面抽出。接着就可以将风扇拿出来了。
风扇拆除前从导风槽有起子挑出的灰尘。
风扇盖拆了后可以看见风扇很脏。将风扇拆下来后,底座也有很多残留灰尘。风扇确实很脏。
第六步,除尘。
每七步,重装电脑。
以下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为南昌市北沥实业有限公司http://ncblsy.d17.cc/总结:
一:常见质量事故的原因。1,管理不善2,地质勘察失误3,设计失误4,违反基本建设程序5,建筑材料,制品质量低劣6,施工质量差,不达标7,使用、改建不当8,灾害性事故。
二:砌筑体中,砌筑砂浆必须填实饱满,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小于80%。
三:结构可靠性的鉴定方法————概率法
1:定义:运用概率和数学统计原理,采用非定值规律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把结构拉力R,作用力S作为随机变量分析:R大于S,表示可靠。R等于S,表示合格,达到极限状态。R小于S,表示失败。
四,导致地基产生事故的原因1:地基勘察的问题a:勘察工作不认真b:钻孔深度不够,孔径不够,孔打歪了。C: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
2:设计方案及计算问题a:设计方案不合理b:设计计算错误
3:施工问题a:不按图纸施工b:不按技术操作规程施工c:偷工减料,使得砌体混凝土强度不达要求d:不按建设要求施工和程序办事。
4:环境问题:a:基础施工的环境效应,使用条件的改变,地下水位的变化。
五: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细微的裂缝是正常的,允许的。【例如,一般构件不超过0.3mm】
六: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缝的原因
1:设计方面:①设计中未考虑某些重要的次应力作用;②西部构造处理不当;③设计承载力不足;④构件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⑤局部承压力不足
2:材料方面:①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②混凝土配合比不当;③混凝土干缩;④水泥的水化热引起过大的温差;⑤外加剂使用不当;⑥骨料中有碱性骨料或已风化的骨料(选3~5个)
3:施工方面:①外加掺合剂搅拌不均匀;②搅拌和运输时间过长;③滑模施工时工艺不当;④模板拼接不严,漏浆漏水;⑤浇筑时序失误;⑥浇筑时速度过快;⑦施工缝处理不当,位置不正确;⑧养护差早期失水过多;⑨混凝土养护初期受冻(选3~5个)
4:其他方面:环境,火灾,地震,撞击等方面因素。
七:粘贴钢板加固法:
1:定义指用胶黏剂将钢板粘贴在构件外部的一种加固方法
2:优点:①工艺简单,施工方便②胶黏剂硬化快,工期短。因此构件加固不必停产或少停产。③:胶黏剂的黏结强度高于混凝土,石材等,可以使钢板和构件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受力较均匀,不会再混凝土中产生应力集中。④:粘贴钢板中所占空间小,几乎不增加被加固构件的断面尺寸和质量,不影响房屋的使用净空,不改变构件的外形。⑤:可大幅度提高结构构件的抗裂性,抑制裂缝开展,提高承载的能力。
3:缺点:粘贴钢板存在着应力滞后的问题,施工时原构件的负载越大,应力滞后越多。
八: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事故常见的原因:1,锚具不合格2:后张法预留孔道不合格3:张拉过程中导致事故发生4:后张法中混凝土强度未达标5:预应力筋不合格
九:常见的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有以下五类:1:钢结构连接损伤事故2:钢柱损伤及地脚螺栓事故3:起重机梁工程事故4:钢屋盖工程事故5:空间钢网架工程事故
十:钢结构质量事故处理应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加固焊接应在0°C以上环境进行。
十一:钢结构变形事故处理————热加工法矫正变形。
热加工法采用乙炔和氧气混合燃烧火焰为热源。关键:正确使用火焰和温度。
十二:钢结构锈蚀
1:定义:钢材由于外界介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损坏工程称腐蚀或锈蚀。
2:分类:①:化学腐蚀:是大气或工业废气中含有氧气,碳酸气,硫酸气或非电解质液体与钢材表面作用(氧化作用)产生氧化物引起的锈蚀。
②:电化学腐蚀:是由于钢材内部有其他的金属杂质,具有不同电极电位,在与电解质或水,潮湿气体接触时,产生原电池作用,使钢材腐蚀。
注:绝大多数钢材锈蚀是电化学腐蚀或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同时作用形成
4:处理措施:使用耐腐钢材,钢材表面氧化处理,表面用金属镀层保护和涂层涂料保护。
十三:钢结构的缺点:耐腐蚀性差。耐火性差
十四:钢结构防火的方法的选择是以构件的耐火极限为依据,并且防火涂料是最为流行的做法。钢构件防火的方法:1:紧贴包裹法:一般采用防火涂料紧贴钢结构的外露表面优点:没有占用面积。2:空心包裹法:一般采用防火板,石膏板,珍珠岩等,优点:未增加自重,缺点:占用空间。3:实心包裹法:一般采用混凝土,将钢结构浇筑在其中缺点:增加自重,占用空间。
十五:石膏热化时间不少于30天,最好提前2周化成石灰膏。
十六:屋面防水渗漏事故分析和处理方法1:卷材防水2:涂膜防水3:刚性防水
十七:刚性防水。
1:原因:①温度裂缝:由于大气温度,太阳辐射,雨、雪以及车间热源作用等影响。②:施工裂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浇筑时振捣不密实,压光不好以及早期干燥脱水,后期养护不当。③:结构裂缝:结构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徐变。
十八:火灾后建筑结构的鉴定工作应委托专门机构或具有法定资质的单位进行。
十九: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的三个层析:初步鉴定。详细鉴定,高级详细鉴定
二十:火灾后鉴定包括:1:火灾温度2:结构构件损伤程度3:修复处理意见
二十一:火灾后结构修复加固材料的选材原则
1:加固水泥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加固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且不宜低于C20级。
推荐阅读
首先,得声明一下,这是我个人的笔记本维修经验,可能不适合大众,大家效仿需谨慎!!! 本周一在家上网浏览网页,突然屏幕花了一下,然后就死机了,强制关机然后电脑出现自动重启现象。连BIOS页面都没进去就>>>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sqh/33793.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