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品牌能效等级“缩水”是个老问题,屡查屡犯有企业自律意识差、监管部门缺位、检测机构失职等多种原因。品牌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应对品牌心存敬畏
上海质检部门近日针对家用电动洗衣机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包括松下、小鸭在内的5个批次洗衣机被判定为质量不合格。其中,能效等级标识不符合规定,成为上述品牌上“黑榜”的共同原因。
实际上,知名家电品牌能效等级“缩水”,不是现在才暴露出来的问题,每次抽检都会有知名品牌“落马”。为什么家电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屡查屡犯呢?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难免出现个别产品或个别批次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偶然被抽检到,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更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有意为之。按照从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生产者和进口商对其使用的能源效率标识信息准确性负责。这种“自我声明、自行备案”的方式意味着,能否真实地按照检测结果标注能效等级,取决于企业自身,是一种自律行为。高效节能产品不仅能获得市场的青睐卖出好价格,更能得到国家的节能产品补贴。而违反能源效率标识有关管理规定,企业受到的处罚仅仅是,由地方节能管理部门或者地方质检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和停止使用能源效率标识,情节严重的由地方质检部门处1万元以下罚款。当企业的“谎话”成本远远低于其获利,自然有企业前赴后继地违规,以至于能效等级“缩水”成了白色家电行业的“潜规则”。
二是监管部门缺位。能效等级...
推荐阅读
2月19日晚,市民黄先生说,去年5月份他在利津路小商品批发市场买了三板南孚五号电池 ,17日早上把电池从钟表上拆下来,不知为什么电池突然爆炸了,声音特别大,虽然没伤着人,但还是把怀有身孕的妻子吓得不轻,记者随>>>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家电品牌能效等级“缩水”为何屡查屡犯?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sqh/21890.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