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宏 通讯员康喻强)市消协于1月13日专门发出2013年第1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电脑时要提防落入不良商家的“陷阱”,并揭秘不良商家的骗人手法,帮助消费者提高维权能力。
[骗人手法一]低价诱导
不良商家先以低价吸引你先交钱后拿货。但当你交完钱后,商家再以你买的机型配置低等为借口,诱导你另外加钱购买其“推荐型号”,并称其推荐的性能更好,性价比更高。消费者往往听信商家的虚假宣传,可事后却发现所购电脑性很低,价格却比市价高出许多。
【案例】消费者赵先生在三好街某电脑城看好一款某型号4200元的电脑。拿到机器后,该销售人员让一同行帮助安装程序,该同行诱导消费者换个机型,销售人员说需加价600元可更换这一款高配置的,赵先生信以为真。到家后赵先生却发现所买的机型在中关村报价仅3199元,配置要比自己原先选定的低得多。
[骗人手法二]低品高卖
有的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电脑知识缺乏弱点,混淆概念,把一些低配置的电脑宣称为高配产品,借机获取高利润。
【案例】消费者任先生要在三好街某电脑城购买笔记本电脑,原本和商家销售人员说好,要某品牌I7处理器的,但销售人员却推荐说,A8处理器要比I7处理器的好,并且声称I7处理器的电脑已经下架了,A8是新款。最终,不知所以然的任先生花了5000元大价购买了A8处理器的笔记本。等到回到家后,任先生在官网上查询时才发现“A8”并不是新款,而且报价才3999元,显然被骗了。
[骗人手法三]隐瞒信息
有的不良商家也利用...
推荐阅读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市民孙先生向本报反映,他接到一条“快件地址不详”的短信,要求其回电话咨询。然而他回电话后,发现这原是一种新型短信诈骗手段。孙先生说他隔三差五就会在网上淘东西,也因此常与快递公司打交>>>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消费者买电脑被“忽悠”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sqh/20392.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