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网讯
今年12月12日,赶着网店大幅打折的当口,市民肖女士网购了一条某品牌的羽绒裤。当时商家宣称是“全网最低价”,只有179元。近日,肖女士在北行千盛百货商场看到了一模一样的羽绒裤,标价只有175元。肖女士质疑:为什么网购竟然比商场还贵?网店销售商品的标价到底含有多少水分?沈阳晚报记者昨天进行了相关调查。
市场价是分析出来的
据肖女士介绍,12月12日当天,这家网店打出了全店商品5折优惠的广告。她看中了一条羽绒裤,但是网店只显示了这条羽绒裤的“市场价”为358元,而网店售价为179元,单从数字上看确实打了5折。肖女士当时就不理解,为啥网店不标注“原价”呢?要是当天的销售价格是原价的一半,那确实是打了5折。现在是售价和“市场价”相比,也许这条羽绒裤的价格一直就是这样的,本身就只有市场价的一半,那不就是网店虚假宣传了吗?
业内人士揭露,其实,很多网店标注的“市场价”,根本就是店家自己虚构的,或者是根据相关部门对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后得出的技术结论。
原价根本拿不出依据
对于肖女士要求的商家要标注“原价”的要求,业内人士则表示,其实“原价”也完全可以虚构。即便不是虚构出来的,那也很可能是历史最高价。
沈阳消费者小高前两天在淘宝网上选购了一款中长款男士厚棉衣,标价为159元。卖家特意强调,这是元旦狂欢季的优惠价格,原价要360元。小高的同事看到这款衣服后告诉他,去年他就买过这件衣服,价格也是159元,根本不是卖家宣称的360元。小高追问卖家到...
推荐阅读
日前,潍坊市的李先生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是他的网银安全工具(e盾、U 盾等)将于次日过期,让李先生登录一个网站更换。李先生未核实短信内容是否属实,便按照短信要求登录陌生网站并输入了网银用户名、>>>详细阅读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sqh/19610.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