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警方日前宣布破获全国首例“网购恶意差评”案,以涉嫌敲诈勒索罪逮捕了7名犯罪嫌疑人,所谓网购恶意差评,是指买家、同行竞争者等评价人以给予中评、差评的方式向网店谋取财物或其他不当利益的行为。此次“网购恶意差评”案的破获,终于给“恶意差评师”这一网络购物中的“灰色职业”敲响了警钟。
然而,打击“网购恶意差评”又不仅仅是给网店卖家吃下一颗“定心丸”这么简单,在它背后,也折射出目前网络购物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网店卖家为什么害怕“恶意差评师”?其实这是早期网络购物竞争手段相对单一的“后遗症”,初入网购之门的消费者对摸不到实物的网店,惟一的判断标准就是“好评率”,这也使卖家们对“中差评”“谈虎色变”。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打击“网购恶意差评”想要真正治本,还需要网购平台、网店卖家和消费者三方共同构建一个更为健康的网购大环境。
对于网购平台来说,为了打击“恶意差评”,淘宝网已经取消了“好评率”与搜索排名之间的关系,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创立便于消费者搜索的、更为多元的评价体系,比如物流、服务、产品与描述相符等。只有消费者能够对这些数据一目了然,才有可能在购买时将目光投诸于“好评率”这个单纯的百分比之外。
而对于网店卖家们来说,此前遭遇差评的网店卖家给恶意差评者“半夜电话”、“寄寿衣”等过激行为频频见于报端,从此次杭州警方的成功介入,他们应当学会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利用好现有的互联网举...
推荐阅读
...>>>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网购恶意差评 治标更应治本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sqh/18437.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