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日前,杭州警方宣布破获全国首例“恶意差评师”案,已有7名犯罪嫌疑人被以涉嫌敲诈勒索罪逮捕。随着针对“恶意差评师”的打击步步升级,一些差评师也纷纷转变手法,利用貌似“合法”的手段进行敲诈勒索。不过,这些差评师之所以得手,也和网上卖家自身行为的缺陷有一定关系。
据警方介绍,差评师会团伙作案,主要针对金额较低的包邮商品下手,大量买进后以给差评进行敲诈,敲诈金额一般是几十元到几百元。因损失不大,几乎没有店主报案,只会向淘宝投诉或在网上发帖“发牢骚”。针对这一现象,淘宝已出台一系列措施完善评价体系,如取消好评率与搜索排名的关联等。
可依然有“职业差评师”变换花样“索赔”。在网上开店的黄小姐代理了一些厂家的服装,并在自己的网店内展示这些服装的款式,一旦有人拍下后即通知厂家发货,自己全程不直接与货品接触。由于服装有季节性,一些款式会提前进行展示。此前黄小姐就用厂家提供的图片在店内展示冬季款式,为吸引眼球、方便搜索,她将服装设置为9.9元,在店铺介绍中表明这些系“预展款”。然而几天后竟有人接连拍下付款,但黄小姐根本无货可发,与买家沟通时,对方要求黄小姐退款并“赔偿损失”。黄小姐只愿退还9.9元,该买家选择“缺货退款”,黄小姐不得不按网站规定赔付一定比例的违约金给对方。此后黄小姐接连遇上类似情况,为不使自己退款率过高引起消费者质疑,只能“花钱消灾”。黄小姐觉得对方很可能是骚扰过自己的“...
推荐阅读
中新网12月4日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开发者、移动厂商们纷纷绞尽脑汁,希望在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占据一方天地,赢得用户的青睐和信任。然而,对于用户而言,眼花缭乱的应用固然有趣,但是应用能提供的>>>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电商预警】恶意差评师专挑“有缝的蛋”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sqh/18294.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