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令现行规则不能涵盖所有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制定电商竞争专门法规已是当务之急。
政府监管部门近期对京东、国美、苏宁三大电商价格战的介入调查,将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中最混乱的那一面曝光出来。发改委价监局初步调查认为,价格战过程中存在涉嫌价格欺诈行为。主要问题包括虚构原价即促销价高于原价、没有履行价格承诺以及商家实际有货却在网店上显示无货。
8月中旬那场将在中国电商发展史上留下印记的价格战,至此初见胜负:全是输家。从参战电商一方看,通过强烈的对立情绪渲染去库存化的所得利润,因价格欺诈而流失的信用,一次性消耗了。而且,这种信用支付很可能不仅是这几家电商承担,而是需要整个行业承担——再有价格促销活动,消费者还会买单吗?从消费者一方看,在价格战的整个进程中都处于边缘位置。价格战时对可能遭遇的被欺诈行为只能质疑而无申诉途径;价格战之后,也听不到电商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权益受损情况有何解释。
良性市场竞争是在共同认知的规则下完成“正和博弈”,每个参与方都从中受益;恶性市场竞争是在部分认知的规则下完成“负和博弈”,人人受损。三大电商的价格战,就属于后者。从表面看,整个价格战折射的是电商市场的充分竞争。但实际上,是置商业竞争规则和消费者利益于一旁,通过凶悍的价格操纵手法,实现市场战略目标。
以消耗战为主要特点的价格战,最终目的是消耗对方资源实现市场占有目标。然而,电商价格战所表现出的初...
推荐阅读
快递公司丢失货物判赔5万元 本报讯 (通讯员夏芸 记者顾一琼)某物流公司与某快递公司之间存在长期快件寄递业务关系。在一次送快递的过程中,快递公司弄丢了包裹,物流公司将快递公司告上法庭。日前,青浦法院判决快>>>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京华时报:丢失规则的电商竞争是伪竞争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lsqh/12552.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