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登录

IE和Firefox下event事件杂谈

作者: 来源:www.28hudong.com 2013-03-30 02:02:30 阅读 我要评论

因为javascript的事件模型有三种,它们分别是NN4、IE4+和W3C/Safari;这也造成了在不同的浏览器中处理event的差异,这里结合一些零碎的代码来说明如何做到event在IE4+和Firefox下的正常工作。首先看如下代码: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function doEventThing(eventTag){ var event = eventTag||window.event; var currentKey = event.charCode||event.keyCode; var eventSource =window.event.srcElement||eventTag.target; }   这段代码主要是为了处理键盘事件的,在IE中event作为window对象的一个属性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在Firefox中却使用了W3C的模型,它是通过传参的方法来传播事件的,也就是说你需要为你的函数提供一个事件响应的接口,在上述函数中, eventTag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   var event = eventTag||window.event;   这段代码可以根据浏览器的不同来得到正确的event,并在程序中使用,如果在IE4+下面使用这段代码,因为eventTag为null可以保证event = window.event,但是如果在Firefox下运行的话则因为手工的给定了eventTag所以var event = eventTag。根据对这一段代码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可以对doEventThing方法进行如下的改造(因为javascript允许我们在定义function的时候不明确指出参数的数量):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function doEventThing(){ var event = arguments[0]||window.event; //other code }   在Firefox下arguments[0]在特定的场合(没有显式的指定function参数数量的时候)被做为传播事件的参数来使用…………   至于var currentKey = event.charCode||event.keyCode;也是不同的浏览器所致,在IE4+下面记录键盘的是keyCode,但是在Firefox下的却是charCode,为此我们需要处理他们的差异。   还有一个差异就是事件源的获取:通过语句   var eventSource = window.event.srcElement||eventTag.target;   我们也看到了IE与W3C的不同。   经过上面的包装,我们基本上可以在IE4+和Firefox下面顺利的使用事件机制了,当然如果为了通用性可以对这种差异进封装来形成自己的Event对象在程序中误差别的使用事件对象,这里就不在介绍了。   接下来分析事件的绑定:大概分为如下5种   1、绑定到元素,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比如:   <input type="button" onclick="doEventThing(event)"> ,这样我们就把doEventThing绑定到了该button对象上,点击此按钮事件就被触发。   2、绑定事件到对象: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特别是在IE4+下面: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id").onclick = doEventThing;   3、使用<script for>进行事件的绑定,这只在IE4+下有用(为buttong1绑定事件,逻辑在script块中书写event来指定怎么触发事件): <script event="onclick" for="button1">  // script statements here </script> 4、使用 IE5/Windows 的 attachEvent() 方法 5、使用 W3C DOM 的 addEventListener() 方法   addEventListener("eventType",listenerReference,captureFlag);   第三个参数则是一个 Boolean 值,指明该结点是否以DOM中所谓的捕捉模式来侦听事件。对于一个典型的事件侦听器来说,第三个参数应该为false(假)。 prototype在绑定事件的时候兼容IE和W3C的时候做的处理如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_observeAndCache: function(element, name, observer, useCapture) { if (!this.observers) this.observers = []; if (element.addEventListener) {//W3C DOM this.observers.push([element, name, observer, useCapture]); element.addEventListener(name, observer, useCapture); } else if (element.attachEvent) {//IE5/Windows this.observers.push([element, name, observer, useCapture]); element.attachEvent('on' + name, observer); } } 撇开this.observers.pust([element,name,observer,useCapture])不谈,我们对4、5所说的事件绑定就很清楚了。我们知道prototype的此方法的useCapture在IE下没有作用,只对W3C的事件处理机制起作用。

  推荐阅读

  JavaScript 解析Json字符串的性能比较分析代码

解析时用到的方法一般是eval或者new function,而目前IE8和Firefox3.1又内置了原生的JSON对象(据说会有一定的性能提升)。那我们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怎样从这三种方法(因为性能问题,不考虑用javascript实现的解析)>>>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IE和Firefox下event事件杂谈

地址:http://www.17bianji.com/kaifa2/JS/27461.html

关键词: 探索发现

乐购科技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删除或按规定办理。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欢迎各类媒体与乐购科技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网友点评
自媒体专栏

评论

热度

精彩导读
栏目ID=71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